「智造無界」——中科華智助力制造業全球化布局的一站式智能制造解決方案
發表于:2025/2/21 15:25:41??閱讀量:?[關閉]
從本地工廠到全球協同,讓生產管理跨越山海
“全球制造業客戶驗證,降低跨國運營復雜度35%”
出海型企業痛點:全球化浪潮下,制造企業正面臨哪些關鍵挑戰?
合規風險 | 67%企業因數據跨境問題延遲海外投產 |
協同效率 | 跨國工廠數據互通成本增加40%運維耗時 |
供應鏈波動 | 海運延誤導致35%企業面臨斷鏈風險 |
解決方案:三步構建全球化智能制造基座
Step 1:全球統一數字平臺
核心能力:
多語言/多幣種/多稅制自動適配
邊緣節點數據合規預處理(符合歐盟GDPR、美國CCPA等)
云端+本地混合部署架構
Step 2:全鏈路業務協同(例)
原料采購(東南亞)→ 生產排程(墨西哥)→ 質量檢驗(AI視覺)→ 物流追蹤→ 海關申報(API直連)
關鍵模塊:
供應商協同平臺:供應商掃碼報工,數據自動回傳
全球化運營管理:全球化ERP、MES、WMS
Step 3:數據驅動決策
動態看板:
全球工廠OEE實時對比
供應鏈風險預警
客戶收益:選擇我們的客戶正在獲得什么?
指標 | 行業平均 | 客戶中位數 | 提升幅度 |
跨國投產周期 | 8-12個月 | 5.2個月 | ↓35% |
異常響應速度 | 24-48小時 | 4.5小時 | ↑81% |
海關申報錯誤率 | 9.7% | 1.3% | ↓87% |
行業案例:
案例1:汽車零部件-東營寶豐
痛點:
將國內成熟的流程在國外工廠落地存在語言、工作風格、政策差異等困難,單純靠管理輸出不易執行。
業務流程的差異、財稅準則不同導致管理延遲,難以實時掌握國外情況。
IT建設需要滿足集團統一要求,同時要符合當地法律。
解決方案:
通過SAP B1全球化系統管理海外工廠的銷售、采購、倉儲、生產業務,啟用比索和人民幣雙貨幣管理,既滿足當地核算也滿足集團核算。
借助B1系統介質梳理海外工廠的業務流程,培訓當地員工按照系統環節操作,形成流程的固化、配合系統的使用實現規章制度的落地。
使用與集團相同的物料編碼、BOM結構、類別分組等基本信息,將國內工廠已成型的整體方案復制到國外工廠,統一數據口徑。
SAP B1財務一體化功能,根據墨西哥稅法自動生成財務憑證,給予集團用戶查詢權限,實現數據的實時歸集和有效同步。
成果:
通過系統規劃,形成了倉庫、庫位的規范劃分,基本形成了倉儲管理結構,使原本無序的庫存變得規范準確,提升了工作效率,有效釋放了庫容。
實現了從銷售訂單到排產計劃,再到車間執行的完整鏈條,管理人員可借助系統清晰掌握當前訂單的交付情況。
通過批次、BOM損耗比率等控制,有效降低了生產環節的物料損耗,提升透明度,為工藝持續改進提供數據支撐,采用先進先出原則提升了物料的利用率。
通過系統實時反饋,使國內管理人員在線查詢報表、接收消息推送,按照權限隨時獲取所需信息,減少了工作時間的延遲,提高了準確性。
案例2:貿易型企業北美布局-萬維國際貿易
痛點:
國外公司與國內存在時區、海運成本、關稅等不同,涉及到報價核算時耗時耗力,需要自動化的系統支撐。
既有國內公司內部采購,又有當地供應商采購,同產品多來源多種價格政策的管理非常困難
國內公司和國外公司的訂單協作通過郵件溝通不能包含所有信息。
產品出現不良時客戶和供應商雙向索賠,耗費精力。
解決方案:
建立物料的價格清單管理,定期更新價格政策,定義不同客戶、不同業務的價格基準作為系統自動執行的依據,減少人為審批的數量。
通過B1系統的復制粘貼功能,支持國外用戶通過EXCEL復制將國內同事提供的信息直接粘貼到訂單中,緩解重復錄入的情況。
系統自動核算成本,并按訂單維度統計運輸費用、清關費用、銷售環節費用,形成客戶訂單的毛利分析。
成果:
提高了國內外員工的溝通效率,統一使用SAP系統作為信息平臺,協作日間隔縮短到0.5天-1天。
提升了價格的有效管理,對不符合價格基準或毛利要求的訂單自動示警,使合同審批更加準確。
結合貨品序列號、條形碼掃描等方式,降低了倉庫出入庫人員的工作負荷,貨物清點和上架效率提升了30%。
本文鏈接:「智造無界」——中科華智助力制造業全球化布局的一站式智能制造解決方案